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出生年月: 1983年12月
所属学科: 教育技术学
访学/海外经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主讲课程:新生研讨课、WEB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
主持项目
1.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协作知识建构会话智能化分析与反馈研究”(20万)
1.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在线协作学习投入分析与评价研究”(20万);
2.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同伴互评的在线学习评价机制设计与应用研究”(15万);
3. 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在线学习行为建模研究:结构、影响机制及作用”(10万);
4. 2020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问题驱动的计算思维跨学科发展研究”;
5. 教育部“十二五”教育规划青年项目“基于问题解决的在线学习环境设计研究”(2万);
6. 中央直属高校专项科研重点项目“信息化环境下理解性教学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40万);
7. 2021年度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基于AI学习机的精准个性化学习效果评估”(45万)
8.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基于数字基座学小学综合评价研究”(25万)
9.2024~2026年无锡经济开发区因材施教智慧教育示范区引领服务项目(160万)
10.2024-2025年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示范项目(30万);
代表性论文
1.Ma, Z. Q., Kong, L. Y., Tu, Y. F., Hwang, G. J., & Lyu, Z. Y. (2024). Strengthening collaborative argumentation with interactive guidance: a dialogic peer feedback approach based on the six thinking hats strategy.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2024, 1–25. (SSCI Q1)
2.Ma, Z. Q., Cui, X., Liu, W. P., & Tu, Y. F. (2024). ChatGPT-assisted collaborative argumentation: Effects of role-playing prompts on students’ argumentation outcomes, processes, and perception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2024, 1-16.(SSCI Q1)
3.Verifying caus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presences of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framework in the Chinese context.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2017(09)(SSCI);
4.Assessing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rough self- and peer-assessment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2018(12)(SSCI);
5.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思维发展表现性评价研究 [J]. 远程教育杂志, 2024, 42 (03).(CSSCI)
6.马志强,孔伶玉.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何以可能——学评融合视域下的自主与同伴互评研究前沿进展 [J]. 电化教育研究, 2022, 43 (10): 41-48+56. (CSSCI)
7.面向多维关联的社会认知网络分析——协作学习交互研究的新进展,远程教育杂志,2020,38(06) (CSSCI);
8.从项目式学习与配对编程到跨学科综合设计——基于2006-2019年国际K-12计算思维研究的元分析,远程教育杂志,2019(05)(CSSCI);
9.跨学科协作学习何以有效——STEM教育中CSCL应用效果的元分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01)(CSSCI);
10.马志强,管秀.面向多维关联的社会认知网络分析——协作学习交互研究的新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20,38(06):96-103;
专著(报告)编著
1.社会认知互动的多维刻画——协作学习投入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12(独著);
2.从相互依赖到协同认知-信息化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7(独著);
3.在线学习评价研究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17(独著);
4.网络实践共同体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2019);
5.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2022);
获奖情况
1.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
2.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4.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2019、2023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一等奖;
6.2022年度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7.2018、2022年度度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社会学术兼职
1.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人工智能委员会常务理事;
2.教育部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作秘书;
3.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工作小组专家;
4.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专家组成员;
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常务理事;
6.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副理事长;
7.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编委
8.国际期刊“Computers & Education(SSCI)”、“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SSCI)”、“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SSCI)”“Journal of Computers in Education”等10余本国际期刊审稿人;
9.“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开放学习研究等期刊外审专家;
10.2023年度GCCCE“学习科学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分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