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宣传新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集中展现新时期大学生良好风貌,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引领作用,传递青春正能量,12月25日,设计学院2019年度优秀大学生颁奖典礼在学院一楼报告厅举行。设计学院分团委书记陆芳,学工办辅导员曹淑慧、吴雨琛、王涛、林寅、章琳等老师出席此次活动,学院2019年度获奖学生和先进班集体代表和学院学生代表共同参加此次活动。
陆芳为颁奖典礼致辞,她首先对同学们在过去一年里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对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对追梦路上的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勤学苦练,扎实筑牢成长成才的奠基石;第二,涵养情怀,切实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第三,德艺双馨,充分激发全面发展的新动能。陆老师认为时代新人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崇德修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德才兼备,是以为仁。陆老师寄语设院学子要以获奖学生为榜样,成长自己,收获梦想。
随后,陆芳、曹淑慧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颁奖,陆芳、吴雨琛为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颁奖。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袁睿代表获奖学生发言,她提到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本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拓展领域,不断地对外合作,完善思维。她鼓励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与不同专业的同学组队完成各项比赛事宜,不仅可以自我突破,更因三人之师,相互学习借鉴,大幅提高自己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在各种课余社会实践活动中磨练自己,提高组织领导能力。
曹淑慧为省级三好学生颁奖,吴雨琛为省级先进班级颁奖。先进班级环艺1603学生代表顾洛菡以“围合”为主题,用围合体汉字“团”、“困”、“圆”、“图”展现了本班级的精神风貌。“团”为方向团结与坚守。传承红色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困”为历程巩固与拓展。班级实施活动和课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寓教于乐的全面体现。“圆”为骄傲肯定与答卷。班级同学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图”为梦想目标与担当。班级以传承传统文化,助力文化担当为己任,力求人人做个关注社会需求,为人民幸福担当的优秀设计师。
曹淑慧、吴雨琛、章琳分别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学生干部颁奖、十佳大学生颁奖。十佳大学生获奖代表章梓依介绍了自己如何从专业小白,到参加全国美展的难忘经历。事实上,任何成就都离不开日常一点一滴的积累,在那些不被人注目的岁月长河里,唯有坚持不懈,不断磨砺才能有朝一日,一鸣惊人,实现自己的突破。除了不断的专业训练,她还提到沉浸阅读,沉淀自己。阅读让她超凡脱俗,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和与众不同的见解,她的感受又在艺术中加一体现,如此良性循环,造就了今天非凡的自己。她说:“唯有日积月累,做好手边小事,才能看见灿烂的星空。”
学科竞赛获奖代表周蕴然分享了自己参加学科竞赛的经历,她认为专业交叉配合十分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任务和目标,在竞赛过程中不断磨砺自己的能力,逼迫自己去承担去成长,去变得更加优秀。
创新创业学生代表肖磊讲述了自己身为一个山城男孩的一段山城故事。无论是建筑,平面还是产品设计肖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提到“每一种设计语言都迸发着一份独特的力量”。而在谈到如何设计时,他指出先学着生活,再学会设计。设计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生活是设计灵感的来源,而肖磊的灵感来自山城。他谈及三峡修建时,两百万民众的迁移带给他的触动,那是他初次感受到的家国情怀,而这样的情怀是他灵感的源泉,是他设计的生命。他认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该有有家国情怀,应该有社会责任感,知道为什么设计,才能有优秀的作品。
王涛为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颁奖,章琳校级社会实践十佳团队颁奖。“设计与我通行”实践团队代表梁恩婧汇报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团队以南京明城墙作为起点,通过设计助力非遗文化,彰显文化特点。在“为爱黔行”的活动中,运用设计增添人文关怀,扶贫教育可持续,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为贵州贫困教育儿童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艺术课堂。在设计未来部分,探索时代创新,团队参与了上海地标设计大赛。她认为设计是为了传承历史文化的使命感,为社会更加和谐的责任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力。设计可以穿越时空,超越地理,呼吁设院学子要共享青年社会,共担时代使命,我们一直在路上。
最后由章琳老师颁发学生会主席特别奖。此次颁奖典礼不止是一学期的总结,更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激励着设计学子不断向前,不断奋斗,不断创造,以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来面对学业和人生,为自己,也为设院去书写更加辉煌的明天。
文/孙浩钧 摄影/刘园园 莫雪然
主持人在活动现场
分团委书记陆芳老师致辞
老师们为优秀学生颁奖
优秀学子做分享
同学们认真观看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