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3日,“设计2030: 为蓝星的下一站创新”2019江南大学DESIS国际研讨会在设计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会议以“设计2030:为蓝星的下一站创新”为主题,聚焦探讨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探讨设计教育如何面对新的形式和挑战,探索和关注环境和自然的变化,如何引导下一站的创新,会议邀请了DEIS联盟创始人Ezio Manzini教授、DESIS-CHINA伙伴院校的专家以及产业界、公益界的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一同分享了最新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12月3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设计学院报告厅举行,DESIS联盟创始人、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荣誉教授Ezio Manzini、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洁、副院长曹鸣、产品设计系主任邓嵘、工业设计系主任沈杰、DESIS Lab负责人巩淼淼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设计学院教授鲍懿喜主持。
魏洁院长首先代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对与会和嘉宾表示欢迎,她指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连续十年来举办的DESIS研讨会活动,为设计学科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搭建对话平台,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关注社会发展,以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为载体开展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展示窗口,希望借助设计2030倡议和DESIS联盟的平台,共同推进设计面向未来,共同为探索可持续设计教育做出积极努力。
Ezio Manzini教授代表与会嘉宾致辞,他首先对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邀请表示感谢,同时对江南大学多年以来在社会创新领域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表达了高度的肯定,希望借助此次研讨会,更为深入的开展设计研究讨论,推动深入的思维碰撞。
开幕式结束后,被誉为“设计界的思想家”的Ezio Manizni教授率先开讲,以《生态导向的社区—社会创新与生态危机》为题,解释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一种“人文主义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并表示我们应该具体的行动,从人们要减少竞争性通过合作性来解决问题,再到分享空间,分享产品提出新定义,再列举出新的市民科学的发展,他提出“改变文化可以影响行动,行动和行为也能改变文化,对于设计师来说是我们创造了更好的改变文化的条件,我们可能从生态文化领域做一些事情,促使其改变。”他结合近几年在相关设计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总结了如何回顾以前,展望未来,探讨新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广泛思考。
随后,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李健,就《共识、共情、共创——会同生态文明复兴的艺术乡建实验》展开讲解了他在湘西南的实践考察经历,并提出通过艺术行动进一步的激发地方文化觉醒,持续发酵为网络广泛参与的文化网络行动,以及构建当地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信仰的建立,树立信心,建立信任,构建信仰,以社会创新设计策略为指导,以艺术行动激活当地人群的情感与共识,结合商业与公益等多维途径,集合更广泛的群体参与,搭建起重构生态文明的众创平台,推动会同县生态文明复兴。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DESIS Lab负责人巩淼淼副教授,就《文化溯源视角下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创新》进行了分享,结合中国天人合一观念进行讲解,从社会创新设计定义和理论出发,提出DESIS联盟关于社会创新设计内涵的侧重点和环境可持续目的;进而从文化溯源的视角,阐述“天人合一“等华夏文化思想对自然生态保护和社会创新的启发,并指明华夏文化中蕴涵了永续发展的智慧。
无锡环境检测中心生态室主任张军毅以《太湖蓝藻水华的防控及其反思》为主题,围绕起开展讲叙,并提出水体要结合环境,达到防控目的,需要反思我们的治理政策和手段。通过回顾供水危机之后,针对太湖蓝藻水华政府采用的各种监控预警措施和综合治理手段,总结其中的得失,探索蓝藻水华防控的新出路。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军副教授以《城乡垃圾分类系统中的可持续设计思辩》为题讲叙,旨在通过将系统性、可持续性设计思维和工具方法导入设计服务,服务于产品行业绿色升级转型、重构可持续生活方式并构建未来生态社会和低碳产业,为实现“设计+生态”转型提供设计方法、系统思维和设计技术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王渤森以《基于循环经济的一种城乡关系探索》为题,探讨、制造、废弃”的“线型”消费模式导致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引发的很多社会问题和设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提出有限的资源需要通过“循 环”利用的方式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并在过程中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设计在“线型”转型到“循环”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转变范式,发挥驱动价值,促进城乡共荣,已成为可持续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无锡市中医院医生,爱公益未来服务负责人胡源演讲主题为《“小盒大爱”家庭锐器危险废物环保处置公益项目 ———一项有关环保的公益实践之路》,并提出通过这些举动并不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仅仅依靠公益组织是难以解决这种问题的,他们是为了国家提供前期的数据支持,并寻找设计机构支持,让别人看到事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江苏龙骏环保事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支朝晖,以《以用户为中心的餐饮外卖包装设计理念》为主题,分享了中国餐饮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包装设计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材料和制品的功能化和生态化角度出发,向我们详细阐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餐饮外卖包装设计理念。
R立方创始人张淼,被同行称为“垃圾百科”,以《垃圾困境与未来解决方案》为主题,分析了垃圾困境与未来的解决办法,从垃圾管理和塑料污染两个角度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从设计角度切入,解决这些问题的未来趋势,并结合已有案例来例举如何解决垃圾问题,使听众更加了解垃圾问题的现实问题和解决思路。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就可持续设计,社会创新设计领域提出了独到见解,结合当前可持续设计领域的相关热点,结合有机物的绝氧高温裂解、塑料的循环利用、经历性能是否可行,垃圾回收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和突破等多个方面和现场的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最后,江南大学副校长、设计2030倡议发起人张凌浩教授进行了闭幕演讲,以《未来可持续发展转型的思考:价值观与系统创新》为主题,分析了国际发展的趋同和差异以及中国现实复杂性,并表示原来我们是观察者,如今我们要成为发展者和推动者,创造更多的机会,设计师要从学习方法变成学习意识,要形成系统思维长远的目光,创造更加有责任心的社会品牌。结合国际可持续设计理念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张凌浩教授深入阐释并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转型思考,并号召更多人参与到设计2030的倡议中来。
会议期间,还同期举办了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中国案例展,展示了国内设计院校在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领域的探索和成果。同时还将举办生态导向的社区主题工作坊和哲学对话活动。
江南大学DESIS国际研讨会是在DESIS联盟框架下的系列学术会议,本届会议是DESIS国际联盟7月份发布的 “DESIS 2020 对话:为蓝星的社会创新”倡议行动计划的部分内容,也是对国际设计院校联盟 Cumulus绿色2020的一个响应,同时是江南大学作为“设计2030”倡议牵头单位的行动计划之一,会议的主旨演讲、主题分享、圆桌探讨,无一不是设计学科对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回应和不懈努力,希望在此次会议基础上能够为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领域的实践探索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

设计学院院长魏洁开幕式致辞

Ezio Manzini教授做主旨演讲

与会嘉宾主题演讲分享

圆桌讨论

张凌浩副校长做闭幕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