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

饿了么UED团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交流日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19-04-11        
审核

2019年4月9日下午6:30,饿了么UED团队走进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与学院的百余名学子进行了交流分享。本次交流日,饿了么出席的嘉宾包括UED高级总监李明、UED物流设计负责人吴磊、UED上海设计部负责人AZONG、UED上海用户研究组王小满,主持人是林晶。

林晶作为此次交流日的对接负责人,首先给大家介绍了饿了么此行的目的:交流分享饿了么UED的历程、经验以及展望。随即,她邀请饿了么高级总监李明先生第一个上台分享。李明提出了四个关键词:拼单,Element,订单天气,ZOOM。借助数据分析和样例展示,他给同学们讲述了这四个关键词背后的故事。根据这些内容,他又总结了四个重要的经验:拼单-不设边界,Element-关注效率,订单天气-保持敬畏,ZOOM-主动赋能。对于饿了么2020年面对的三个挑战:向上游+深入业务、面未知+挖掘创造、跳出去+[不做设计师],他表示:要成为行业的造风者,必须去思考业务的本质,做一个“Stay Hungry”的团队。

主持人林晶

饿了么高级总监李明

第二位分享嘉宾是物流设计部leader吴磊先生,他一上台就直截了当的抛出了饿了么物流战略定位:更多市场份额,更强的本地生活心智,更多集团流量与资源。他介绍了业务模块的三个部分:用户端、商家端、物流端,并将日均交易额、覆盖城市、员工数、平台模式、订单流转路径等以精确的数据和示意图进行讲解。他还特别分享了饿了么设计部早期的两件小事:一是他们刚进入公司做设计时,CEO Mark经常会指着字体问颜色是[#333]还是[#000],会指着某根线条问是不是少了一个像素,二是设计品牌颜色时,他们一开始自己调了一个蓝色,但是CEO走过来问,为什么用这个颜色?为什么不直接用Twitter的蓝色?根据这两件小事,他总结出了作为设计师的必备素养:对细节打磨再打磨,设计时思考为什么,寻找设计理论依据来阐述方案。随后,他还介绍了对于未来物流的畅想与尝试:使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柜、机器人进行配送,饿了么的未来,是全场景服务的未来。

UED高级经理吴磊

接着,上海设计部负责人AZONG带来了“老阿里人在新阿里”的见闻感受。他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保险学专业,设计完全靠自学。一路走来,他呆过广告公司、蚂蚁金服、支付宝口碑,也创业开过奶茶店,最终进入饿了么工作。两次进入阿里,是为了他未竟的梦想:和团队一起成为行业第一。他介绍了初入阿里的新人训,班主任曾告诉他“每个人来的时候都以为上了一艘豪华游轮,来了之后发现是上了一艘‘破船’,你以为是过好日子来了,实际上是修船来了”。他先是对比了老阿里和新阿里的不同与相同之处,从组织架构,集团资源,行业领域,团队背景,所处阶段五个方面说明了:为什么加入阿里?为什么回到阿里?然后,他提出了全平台资源的概念。饿了么的前十年,定义了外卖市场,而十年后他们要做到的是,定义本地生活服务,这就像是再次创业般充满挑战。他特别例举了第十次双十一,由于饿了么的加入,电商狂欢变成了本地生活狂欢,初步实现全营销,达到2135亿成交额。他还分享展示了运营审核MRD,大师系统PRD,运营需求流程图,运营审核UI界面以及鲁班软件。他以饿了么的行为准则作为结语: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上海设计部负责人宗伟斌

第四位分享嘉宾是上海用户研究组王小满,2014年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先是进入京东O2O\京东到家,而后进入阿里饿了么UED。也许是出于学长的身份,他的主题对于设院学子来说十分实用:“我在饿了么UED学到了什么?” 他从S(Society),W(Environment), T(Technology)三个方面告诉我们,为什么选择饿了么,为什么留在饿了么。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他总结概括为两句话“行业市场有增量,能力发展有空间”。他还从实际出发,告诉在座的学生们,什么是个人价值有增量?是工资涨的多?不,是市场竞争力,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是理解力。在学校里我们考虑更多的是Skill,而进入职场更多的需要考虑Competence,各种软件只能帮助我们理解而不能代替我们理解,技能和能力不是一回事。他曾面试一个从未接触外卖的VC候选人,他提出的问题是,外卖调度和打车调度的区别?哪个更难? 现有四千人出差,中午都点外卖,晚上都打车,哪个成本更高?所以,只有做一个全链路的设计师,才拥有职场核心竞争力。他在饿了么UED最大的收获就是专业化到职业化的转变,而职业化的培养从非职业阶段就可以开始。就像他招入的一个的新人,为了开发宠物自拍APP而专门养猫。而这样的态度和思路,大家可以从现在起就有意识的进行培养。

用户研究经理王小满

四位嘉宾分享完毕,进入同学提问环节。他们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学习新事物的建议以及无人技术的相关问题。对于可行的学习建议,主要有四个方向:1、开放式知识可以随时了解; 2、加入公司之后可以了解不开放的知识; 3、通过人脉接触相关从业者; 4、加入相关设计团队(例如参赛)。对于无人技术,他们分享了两段视频,饿了么机器人和饿了么无人车的工作流程,可以做到智能避让,呼叫电梯,语音提示,配送线路实时优化和自动拨打客户电话。最后,主持人林晶放出了江大-饿了么UED交流群二维码,欢迎同学后续线上交流。

学生提问

本次交流会干货满满,饿了么UED团队带来了专业的知识与经验,为设院学子信息储备、开拓视野、寻找未来的职业方向提供了极大帮助,是校企合作助力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举措之一,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企业可以走入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