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7日至29日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A306教室,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Richard Goossens 教授、博导顺利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工作坊,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肖东娟老师也参与了工作坊的安排和协调工作。
工作坊一开始,Richard Goossens教授围绕Smart Hip这一概念为同学们解说医疗健康方向的研究特点,鼓励同学们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对Smart Hip这一概念进行新的定义,并为同学们一一评价相关定义,同时也向同学们分享了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对Smart Hip的定义,并为同学们分析了两国学生定义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同学们对Smart Hip进行定义
教授依据学生们给出的定义,做了相关评价和解读,并引出设计语境对设计的影响,指出设计语境的重要性,通过分享大量的案例,告诉同学们应该如何分析设计语境,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设计语境的重要意义
接着,Richard Goossens教授让同学们思考与Smart Hip相关的产品设计策略——以Pacemaker(心脏起搏器)和Hearing aid(助听器)的设计为例。同时也分享了一个设计工具——即由Identity-Production-Consumption-Regulation-Representation五个模块组成的设计模型,引导学生们通过设计工具来分析Smart Hip相关的产品设计变迁和设计策略。
基于学生们利用设计工具对两款产品的分析内容,Richard Goossens教授从中提取出关键词,并围绕着关键词展开分析和解读,着重指出在对Smart Hip产品的设计中,Feedback(信息反馈)的重要性,并为学生们讲解了不同的反馈形式,同时引导学生们发散思维,思考不同的反馈形式对用户产生的影响。
信息反馈的重要性
接着,Richard Goossens 教授为同学们分发了大量材料,让同学们通过研读资料和上网查找相关信息,思考在设计Smart Hip整个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定义、社会文化、可接受度、反馈形式以及技术等相关问题的变迁,并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产出一组与Smart Hip有关的设计概念。

引导学生们思考Smart Hip 设计中的五个关键因素
在Richard Goossens 教授的引导下,同学们结合前面学到的设计方法以及对Smart Hip的定义,通过头脑风暴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散出各类有趣的概念,并通过手绘的方式展示。

小组成员汇报设计概念和教授点评
最终,六个小组都完成了各自的汇报和展示,Richard Goossens教授一一点评,工作坊结束后,Richard Goossens教授和肖东娟老师为参加工作坊的同学颁发证书,并一一合照,同学们都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次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