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

2024年第十二届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工作营开营

发布日期:2024-08-20   图:王玉清、杨春    文:王涛、刘荀    审核:王维青 编辑:滕影
王玉清、杨春 王涛、刘荀
审核 王维青 编辑:滕影

8月18日,2024年第十二届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工作营开营仪式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举行。本届工作营由江南大学主办、设计学院和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承办,来自铭传大学、台北科技大学、成功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台中科技大学、云林科技大学等六所台湾地区高校以及江南大学的45位师生共同参与。校党委常委朱飞,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倪晔,设计学院党委书记王维青,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主任牛犁,以及台湾铭传大学商品设计学系主任卫万里、台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郑孟淙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营仪式,仪式由设计学院副院长周林主持。

周林首先向台湾地区师生们介绍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概况,希望本届工作营不仅可以让大家学到丰富的传统技艺知识,更希望能够增加两岸文化和设计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倪晔代表江南大学对远道而来的台湾地区师生表示诚挚的欢迎。她介绍了江南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设计学院的改革发展成绩,并指出此次工作营的目的是增进两岸之间的紧密联系,助力两岸设计及文化的交流,这对两岸发展具有十分美好且重要的意义。

卫万里代表参加工作营的台湾地区高校致辞,他希望通过两岸师生紧密的交流,促进大家对江南技艺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不断挖掘两岸身后独特的魅力,用设计的力量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为海峡两岸的文化搭建更加坚实的桥梁。

朱飞在致辞中指出,2024第十二届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工作营是自2009年以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第12次承办该活动,每一届都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展开,夯实了两岸师生的文化沟通和交流,并且对本次工作营的成功举办表示充分的肯定,“江南传统技艺的当代传承与创新“的主题能够促进设计与文化的共融,然后宣布开营。

学术分享阶段,台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郑孟淙教授以《跨区域的无限可能》为题,向大家阐述了设计的完整流程,他表示设计是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了解文化的要素和历史的脉络对于设计十分有帮助。随后又以自己课题和经验为例,向大家展示了设计落地的全过程。

台湾铭传大学商品设计学系主任卫万里教授以《薛丁格的不确定性?设计思维决定Z世代的未来成像》为题,引发薛丁格的猫定义的思考,并以此散发到对设计的影响。卫万里教授系统阐述了艺术和设计的关系、设计与人的关系,并指出设计的本质源于人的需求。他提醒同学们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大胆地去做,不怕困难,这样才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副院长牛犁教授以《中国传统服饰的技艺表达》为题,系统阐述了服饰文化的发展与脉络。她首先以“华夏”之定义指出服饰的源起,随后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实物为例,并将中西服饰进行比较,以此总结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制衣工艺的不同。而后将旗袍、龙袍、鞋履、荷包、绣品、云肩等不同服饰品的细节和特点进行了一一阐述。

下午,两岸师生于设计学院C510展开了分组破冰活动及前期概念的探讨,活动由周林主持。通过破冰游戏让两岸学员深度了解不同地域的设计思维,加深了对于设计师角色的思考。

活动结束后,周林带领大家参观设计学院设计馆,讲解了设计学院发展的历史,设计学子优秀创意作品及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成果等。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自2009年起,秉承深耕“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理念,连续成功举办工作营活动,构建起与台湾地区各大设计学府间稳固的交流合作桥梁。这一系列的学术交流,不仅为两岸设计教育界的师生铺设了携手并进、智慧碰撞的通道,还深化了双方在学术研究、情感交流及实践合作上的紧密联系。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工作营”将以“江南传统技艺的当代传承与创新”为核心议题,致力于挖掘并展现江南传统技艺所蕴含的独特文化韵味。通过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与前沿技术手段,我们期望能够创新性地呈现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激发当代青年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深刻共鸣,进而引导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积极传承者、创新者与传播者,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繁荣兴盛

工作营合照

江南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倪晔致辞

江南大学党委常委朱飞讲话并宣布开营

台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郑孟淙教授专题讲座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周林带领台湾教师参观设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