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

江南城市形象设计体验与创新 | 2024年江苏省艺术学类研究生暑期学校主题讲座与创新考察

发布日期:2024-07-30   图:设计学院    文:设计学院    审核:王维青 编辑:滕影
设计学院 设计学院
审核 王维青 编辑:滕影


“江南城市形象设计体验与创新”2024年江苏省艺术学类研究生暑期学校已于2024719日正式开班。课程为期十天,共举办9场讲座,邀请了城市形象设计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等进行专题学术报告与设计方法授课。此外,还安排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民间工艺大师工作室等实地调研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各位教授和大师带来的主题讲座与精彩分享!


指导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艺术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国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城市形象设计研究》课题组

教学时间:2024年7月19日-7月28日,共10天

教学地点: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授课方式:线下教学


一、主题讲座(以下内容以演讲顺序为序)

问题导向的设计研究和创新:江南大学至善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过伟敏的专题讲座第一部分围绕“设计问题”这一核心议题,精心构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深入思考框架,从当代的设计特征、设计学科的知识领域这两个相辅相成的维度展开了全面而精炼的探讨。第二部分以镇江、扬州、南通等历史文化名城为案例,分享了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设计案例,不仅直观体现了团队在保护与传承历史记忆方向所做的学术贡献,更蕴含着对历史论、本体论、方法论的深刻思考与探索,是设计研究和创新过程中问题导向性的生动实践。

塑造城市形象—城市更新背景下公共艺术的时代使命:江南大学中国紫砂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无锡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峰首先指出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最直观、最显现的载体,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能够赋能城市更新,而城市更新又能提升城市形象,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随后具体探讨了影响城市形象的文化因素、艺术与科技融合对塑造中国城市形象的影响、通过设计塑造中国城市形象的方式方法与内容,以及公共艺术塑造城市形象的途径。最后,通过一系列成功落地的项目实例,深入展示了公共艺术如何巧妙融入城市交通、博物馆等多元空间,并在推动城市更新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艺至众乐—AI技术赋能公共艺术创作: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副主任/艺术工程工作室主持人阮悦来从公共艺术记忆点构成城市形象的多种方式、公共艺术的跨界与应用等角度,强调了大众参与度对公共艺术的重要性。接着通过AI技术与公共艺术作品结合、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互等典型案例, 探讨人工智能与艺术智性的关系。并提出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结合,以艺术智性牵动人工智能,用艺术开始下一个超人工智能时代。最后探讨了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提出在城市更新改善人居环境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公共艺术的主题性叙事实践:设计学博士/教授鲁迅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负责人杨硕提出公共艺术是公共环境中的文化符号。通过介绍经典公共艺术案例,指出公共艺术对校园文化的融入、地标建筑的建立、旅游路径的设立都有着重要意义。他强调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里,城市文化形象的价值有别于传统概念,具有重要意义且并不会随时间而淡化。其次指出应聚焦建设精神文化、推进历史文化传承、聚焦打造文化品牌、营造氛围展示形象、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最后深入探讨了江苏省的人文与空间环境,并提出与公共艺术创作、建设的相关可行性建议。

数智时代设计学科交叉学科教学路径思考:江苏省艺术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 南京艺术学院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凌浩从设计产业链的角度指出了城市形象、城市符号的重要性。从江南文化的角度阐述了无锡在山水文化、城市融合中的地理特征。他提出文化符号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数字化在当今真实的影响着设计风格的变迁。而数字时代打破了塑造符号的传统认知,计算式的加入将新的方式变为可能。其次,他从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等多个方面构绘数字中国建设,并指出数字化建设是新时代制造业的基础。最后呼吁要加强对中国现实问题及世界共性问题的设计研究。

Understanding the MultipleElements that Make Up Cities,Then Designing Meaningful Productsand Services to Enrich Urban Life: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设计学院荣誉教授/前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主席 Craig Vogel 从设计史的角度出发,结合对包括苏州、无锡、上海等江南城市的体验,分析了文化元素在城市形象建构中的作用。他指出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复杂的实体,基于其历史、现状和目标发展创造充满活力的未来。当我们针对城市系统设计新的有效解决方案时,重要的是要对这些城市属性以及居住在其中的人和社区有功能性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将城市规划与人种学观察相结合,在概念化之前进行基准制定和理解,通过原型、改进和反馈,设计有意义的产品和服务以丰富城市生活。

Integrating Ecology in SustainableCity Making through Design: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 Francesca Valsecchi 从可持续城市是什么发起提问,分享了从欧洲到亚洲多个城市在可持续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案例,结合城市生态实验室、城市再生节、社区共创自然空间、海绵城市等具体案例分享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设计在城市更新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生态学融入设计研究,促进生态知识的获取,重新构造新的情境,从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对生态和环境的观察,以共通的生态系统来连接所有的人和关系,推动“城市再生”,探索与城市发展共存,为文化和自然的再造而设计。

二、城市形象创新考察

7月19日-7月21日,江苏省艺术学类研究生暑期学校团队师生46人分别对扬州、镇江和无锡,开展了城市形象创新考察,本次考察由江南大学美术馆艺术总监贺文忠老师担任艺术指导,设计学院教务办张世唯老师带队。

作为此次考察的首站,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叙事和生动的展陈,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现代的方式融入城市形象,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扬州博物馆与镇江博物馆通过丰富的文物藏品展现了江南地区的历史变迁与城市记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城市形象的宝贵财富和设计灵感的重要源泉。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还原了从选材、雕刻到印刷的全过程,匠心独运的古老技艺也是城市文化的新名片。中国醋文化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传统饮食文化与城市文化、商业发展相结合,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体验空间。

考察期间还拜访了广陵古琴学会会长樊继健大师,她引经据典地阐述了古琴的悠久历史、独特制式和流派文化,作为广陵琴派第十二代传承人,现场弹奏了《梅花三弄》。随后,樊继健会长带领师生深入斫琴工坊,参观古琴制作工艺与流程,从精心挑选木材,到细致入微的打磨,再到精准调试音色,每一步都凝聚着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韵味与匠人精神。

最后一天回到无锡参观了惠山泥人厂,惠山泥人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手捏戏文”的美誉。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传承人郁纪红介绍了惠山泥人的历史渊源、分类特点和制作工艺,展示了惠山手捏泥人生动、活泼的造型,其衣纹流畅而富于装饰性。无锡代表作品阿福形象也凝聚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缩影。

张凌浩校长讲座

王峰教授讲座

Craig Vogel 教授讲座

师生参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师生参观惠山泥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