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

“设计教与学”——第十四期青山大讲堂圆桌论坛圆满举办

发布日期:2024-06-05   图:许嘉树、王颖    文:王唯    审核:王维青
许嘉树、王颖 王唯
审核 王维青

5月30日下午,设计学院“青山大讲堂-圆桌论坛”在北区大学生活动中心F105成功举办。江南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党总支书记张婕英、设计学院党委书记王维青、副院长周林、江南大学无锡设计校友会会长谈建忠、上瑞元筑设计公司总经理范日桥、苏州致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臻、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孟磊出席本次论坛。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杨茂川作专题讲座,活动由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江琳娜主持。

王维青代表学院向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嘉宾,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青山大讲堂”是学院整合丰富资源,打造的具有鲜明设计特色的品牌活动,将定期邀请名师大家、企业精英、优秀校友等杰出人士走进青山大讲堂。以前辈经历激励学院师生在新时代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展现设计的责任担当。

潜心执教三十载,丹心无悔谱华章

1987年,杨茂川老师从同济大学毕业分配到无锡轻工学院工业设计系任教,至今已有30余年的教龄,讲堂中,杨茂川谈起自己的三十载执教生涯,将它划分为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上,整天上课、备课,由于年龄相近,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占据了我教师生涯的前十年,这个阶段收获了“无锡轻工大学优秀十佳青年教师”的荣誉称号;第二个十年在教学之外开始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开始了论文撰写与教材编撰,收获了江南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 荣誉称号,并完成了包括“江南大学文浩科学馆”在内的一批建筑与环境设计项目;第三个十年在教学之余提升了科研水平与能力,开始了科研项目申报,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出版了第一部专著,收获了教师的最高职称教授。同时重拾画笔、重拾儿时之梦。

最后,杨茂川对母校表示感谢,对在座的师生们提出殷切期待。

赓续艺术血脉,追寻青山印迹

讲堂结束后,杨茂川将自己从教生涯创作的10册书籍,捐赠给学校图书馆,共计52本。江南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党总支书记张婕英为杨茂川颁发捐赠证书。

此外,杨茂川将“诗画江南”参展作品《校园一家亲》赠与学院,原副校长王武老师为此画题诗:夕阳黑羽,首对自他处,转眼数代孵,金光沐祥水,曲颈呵幼雏。画作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校园生活的典雅温馨,寓意着江南大学这个大家庭的团结与友爱,这幅画作将成为我们学院的一份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与大师对话,讲时代新声

在圆桌论坛环节,杨茂川、四位校友及设计学院环境设计博士研究生邢兆连围绕“设计实践与设计研究”、“文化艺术与设计修养”两个议题分别立足于自身发展背景为同学们分享了对上述议题个人观点和经验。

针对“设计实践与设计研究”议题,孟磊以王阳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理念呼吁设院学子要在敏锐捕捉社会热点现象的基础上,不断培养洞悉规律的能力,带有研究精神去研究和实践;范日桥强调要先进行研究再通过实践进行纠偏,进而优化实践,并以室内设计为例,指出要借用文化、商业、服务、心理学、建筑等学科作为载体来完成设计。谈建忠指出在实践层面要先解决用户需求,再解决社会需求,再解决自己需求的脉络,不断对设计实践和设计研究进行反复推敲。

针对“文化艺术与设计修养”议题,杨茂川指出设计包含物质设计与精神设计两个层面。一切诸如材料、色彩、空间、光影、流线、分区等等功能性设计都是物质设计。一切以满足用户心里愉悦和精神需求的设计都是精神设计。只有当两个层面完美融合,才能给使用者带来既舒适又温馨的设计作品。姚臻指出文化是根基,鼓励大学生深入进行地域文化研究,要勇于在设计中培养“眼高手低”的创新意识,以对美的高标准、高要求,发现与欣赏关于设计与艺术的好作品。邢兆连指出作为设计人来说,要培养如何积累设计素养和文化素养的修养,不仅需要深度的知识储备,更需要知识广度层面的提高,在享受文化中传递并促成文化享受。

伴随老师和校友们的精彩发言,圆桌论坛环节落下帷幕,这两个议题也为我们学院设计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最后江琳娜为杨茂川及四位校友赠与纪念品并献花。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将继续打造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青山”品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赓续一代代校友的艺术血脉,积极向全校学生传播求真向善尚美正能量,全面提 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的高级设计专业人才。

学院党委书记王维青致辞

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江琳娜主持活动


学院教授杨茂川作“我的教师生涯”专题讲座并获江南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党总支书记张婕英颁发捐赠证书


围绕议题开展圆桌论坛现场


“设计教与学”——第十四期青山大讲堂圆桌论坛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