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展览讲座

RESEARCH 研究

设计学院陈香副教授著作《设计交叉与融合:创造性未来教学模式》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专业学科体系不断更新和扩展,呈现出不同领域、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趋势。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陈香副教授著成《设计交叉与融合:创造性未来教学模式》一书,于2022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综合性大学设计类专业‘交融’系统整合创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B-a/2016/01/20)”典型成果。该书立足于国内外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间交叉与融合的现状,从问题点和改善点着手,打破了艺术设计、技术、工程、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壁垒。作者重新审视了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间交叉与融合的教学模式,确立了跨学科融合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及行业需求的跨学科创新设计专业人才,为未来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学界翘楚点评此书: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院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马赛指出,该书打破学科隔阂,突破设计专业的研究范围上的局限,以设计与其它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为出发点,构建“未来创新型”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宽的学术视野、强的专业素养、厚的研究基础。相信本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一定会有所启发和感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 校长、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张凌浩表示,该书以国内外代表性的设计院校研究为中心,内容涉猎广泛。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会建立起设计交叉在不同领域中如何科学地发挥与其它学科的系统反应,仿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全新看设计、全观看世界的那样丰富而又精彩。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宁波校区)国际合作设计分院 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罗仕鉴认为,该书结合国内外各个设计典型、特色院校的教学范式,以点带面的同时,放眼全世界,帮助读者从多维角度了解未来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好的启发和现实指导意义。

十年前,陈香在海尔集团工业设计部时兼备视觉、产品设计工作时候,就深刻体会到设计已经不能只是“单打独斗”,还需与技术、材料、文化等其它学科相结合才能做出用户想要的、市场需要的具有创造性的产品。即,设计师需兼备跨学科的设计思维。当她带着这种想法至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任教时,正逢学院大力开设整合创新设计实验班,强调设计学科的学生在专业设计培养的同时,还需实时切入跨学科、跨专业的整合创新能力培养,这为陈香后续的教学与科研方向提供了研究基础。再经历近五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后,陈香深耕于跨学科设计交叉的探索工作,同时也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连接,进行跨学科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最终促成了《设计交叉与融合:创造性未来教学模式》著作完稿。

正如浙江大学罗仕鉴教授在点评该书时所述,《设计交叉与融合:创造性未来教学模式》在全面研究分析国内外交叉课程教学时分两个主线,一是历时性,二是共时性。历时性方面,该著作从历史演变角度梳理了国内外大学本科交叉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模式及其特征,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其中有美国的弗罗里达大学艺术学院、斯坦福大学、北伊利诺伊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意大利的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等,以及日本的名古屋大学、东京艺术大学、筑波大学、千叶大学和国内的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共时性方面,聚焦中外优秀设计学交叉课程教学展开调研,基于实践应用案例得出交叉学科课程在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及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各学科间设计交叉教学在本科教学模式中的构建,组织形式,实施路径及其相关设计成果,进而构建“为创造性而教”、“为未来型而学”的设计交叉与融合的教学模式。

该著作在研究中特别强调了对于设计交叉如何推进学科新结构性专业教学模式的系统优化,主要从多维思维方法、问题逻辑路径、多元化知识结构、系统性交叉教学模式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一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掌握系统化的多维思维方法训练,注重学科的演变规律和范式并将其转化为对日常教学其它方面的影响,以及促进对人才未来就业方向的指向进行深切关注和研究,以“特色性、多能量、多指向”型的复合专业人才为导向,满足当今社会复杂变化的多样化需求。二是要遵循“问题逻辑”,对学科交叉后问题路径进行渐层递进、结构优化。依据历史发展脉络分析国内外交叉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从系统的角度剖析教学模式演变背景及动因,以便更灵活地应用设计类专业交叉课程中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同时,比较溯源国内外各高校设计学专业交叉学科教学的发展路径,对其内涵、特征、组织结构进行路径逻辑渐层递进分析,并对交叉教学模式的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进行层次优化和反思。三是要积极应对当今社会复杂环境下多元化系统知识结构组合与优化,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之外,也要有宽广的知识面以及对知识整体运用能力和较强的科学创新能力,也需要在学科交叉学习过程中产生自我的知识体系,而当学生在构建自我学科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体系后,反哺对本学科下设计的教学目的、方法、手段等上的教学模式的系统优化上,才会真正起到对交叉后的促进效应。四是在树立科技为先导的系统性交叉教学模式方面,科技促进设计交叉促进学科新的结构性优化,也是对新时代下学科教学模式上一种新的解构和创造性的改变。把学科本身发展的整体化过程、知识发展的综合化过程与设计学科主体的认知发展过程统一起来。不仅契合当今科学融合与社会问题日趋复杂的发展态势,更是遵循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也将有助于科技创新设计人才的成长,提高设计学科的整体教育质量。

基于以上,《设计交叉与融合:创造性未来教学模式》从助推学科交叉的视角出发,思考当前科学发展的趋势,梳理知识演变的脉络,厘清了设计学科交叉融合高等教育转型改革的关系逻辑,提出跨学科融合设计专业“为创造性而教”、“为未来型而学”的教学模式,促进了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未来设计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陈香,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韩国Dongseo(东西)大学博士,研究方向:系统创新与设计战略,文化与体验设计,韩国Asia Design Prize、Asia Brand Prize评审委员,无锡市博物院“锡博英才”,具有多年海尔集团信息产业园工业设计部工作的经验,多项成果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系统整合创新设计》获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和第三届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立项,《跨学科设计与实践》获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纺织服装类“十四五”部委级规划教材立项;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30余篇;承担教育部协同创新、江苏省社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等,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拥有多项国内外发明、实用新型等专利;获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学术年度优秀论文奖;多项江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德国iF红点概念奖、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奖等奖项的优秀指导教师奖。

《设计交叉与融合:创造性未来教学模式》

    

     作者陈香副教授